三年前,我跟大多数外贸人一样,站在岔路口犯难:是接着在平台上熬,还是咬咬牙试试独立站建站?那时候身边朋友分成两派,做平台的劝我 "现成流量多省心",搞独立站的跟我说 "自己说了算才长久"。如今三年过去,我能拍着胸脯说:选对独立站建站这条路,至少让我比同行多赚了 10 万。这可不是瞎吹,都是实打实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。
2019 年我刚入行时,平台确实还算靠谱。8% 的佣金不算离谱,流量分配也还公平。可到了 2020 年,风向就变了。佣金涨到 12% 不说,广告费翻了三倍,还动不动就改规则。最让我窝火的是,好不容易把一款产品冲到前排,平台一个算法更新,排名说掉就掉,之前的功夫全白费。
转折点在 2021 年初,我去听了场独立站建站的分享会。讲师算的一笔账让我动了心:同样 10 万销售额,平台要抽走 1.2 万佣金,广告费至少得投 2 万,最后落手里没多少;而独立站除了 3000 来块的固定成本,剩下的基本都是纯利。那时候我就打定主意试一把独立站建站,虽说开头难,但长远看肯定值。
不少人只盯着独立站要自己找流量这点,却没瞧见它藏着的三个大好处。首先是客户数据握在自己手里,平台从来不会告诉你客户的真实信息,可独立站的每个访客都能变成你的资源。我现在的客户管理系统里存着 6000 多个精准客户资料,这可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宝贝。
再就是品牌能卖上价,在平台上客户认的是平台的牌子,独立站建站却能让你打出自己的名气。我同款产品在平台上只能卖 9.9 美元,在独立站上标 14.9 美元反而卖得更好,因为客户信的是我的品牌。
最关键的是抗风险能力强,平台封号、疫情断货这些事,对独立站影响小多了。去年我的平台店因为物流延迟被降权,独立站这边发封邮件跟客户说明情况,不仅没丢单,好多客户还回邮件说理解,反倒拉近了距离。
独立站建站最难的就是从 0 到 1 那段路。我的经验是别想着一步到位,分三个阶段慢慢来。第一阶段先弄个最基础的版本,花 3000 来块搭个能下单的网站,主要测试产品受不受欢迎。这时候我主要在社交媒体上引流,每天花 50 块钱广告费,试试不同的人群爱买啥。
第二阶段就开始琢磨怎么让更多人下单,这时候我找了个做独立站建站的团队帮忙。他们重新设计了产品页面,加了 3D 展示功能,把结账步骤也简化了。最管用的是加了实时在线咨询,客户有疑问马上能问到人,转化率一下子提了 28%。
第三阶段才敢放开手脚干,这时候独立站已经有了些自然流量,我开始学着做 SEO 和邮件营销。靠写文章引来的客户特别准,平均买的东西比广告引来的贵 1.7 倍。现在我的独立站每个月能卖 5 万美元左右的货,利润比平台店高出 15 个点。
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:是不是该彻底放弃平台?我的建议是俩都做,但分主次。我现在把平台当引流的地儿,包装里塞张小卡片,引导客户去独立站。平台上的客户下完单,我会发封邮件请他们去独立站注册会员,给点专属优惠。
这么干效果特别好,平台负责拉新客户,独立站负责留住人。数据显示,从平台转到独立站的客户,第二次购买的概率有 45%,比一直在平台上的客户高出一大截,而且在独立站买的东西平均贵 20%。
要是你也想试试独立站建站,我有三个掏心窝子的建议。第一,刚开始别追求完美,先把网站弄上线再说,慢慢改。我第一个网站丑得不行,但至少能让人下单,先跑通流程最重要。第二,一定要攒客户邮箱,这是独立站最值钱的东西。我从第一天就开始收集,现在每周发的促销邮件能带来三成的复购。
第三,找个靠谱的独立站建站团队合作。自己琢磨不是不行,但太费时间。我合作的团队从建站到运营都管,他们的经验让我少走了好多弯路。虽说服务费不便宜,但比起自己瞎折腾浪费的时间和机会,这点钱花得值。
这三年最大的体会是:做外贸不能只看眼前。平台就像租房子,房东想涨租就涨租;独立站就像买房子,前期投入大,但越往后越省心。我的独立站现在每个月自然流量超过 2 万,老客户贡献六成销售额,这些都是平台给不了的。
最近我在开拓新市场,独立站的多语言版本让我能同时试试好几个国家的反应,这在平台上根本做不到。要是你也在纠结选平台还是独立站建站,我建议你把独立站当主战场,平台当辅助。就这个选择,让我多赚了 10 万,相信你选对了也一样。